透視催眠 科學人雜誌
直到將近50年前,科學家才有了適當的工具及研究方法,可以區別催眠的真相和誇大的言論。現在認知科學的領域裡,已經開始研究催眠現象,相關論文也發表在篩選最嚴格的科學與醫學期刊上。當然,場面誇張的娛樂性舞台催眠秀仍然沒有消失。但目前的最新發現是,使用得當時,催眠的力量可以改變認知過程,包括記憶與疼痛的感知。
催眠是什麼?
由於研究者都以史丹佛量表為研究基礎,持不同理論觀點的研究者對於催眠的幾項基本原理,已建立了共識。首先,是一個人對催眠反應的能力,在整個成年期非常穩定。有一項研究讓人不得不同意這點:隔了10、15與25年後再以史丹佛量表測試當年希加德的受試者,結果分數都大致相同。許多研究已經顯示,一個人在史丹佛量表上的分數幾乎就像智商一樣,是經久不變的。另外,證據指出,對催眠的反應程度可能與遺傳有關:比起同性的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的史丹佛量表分數比較接近。
一個人對催眠的反應程度,在面對不同的催眠師時都相當一致。催眠師的性別、年齡與經驗,對於受試者被催眠的能力幾乎沒有差別。與此類似的是,催眠成功與否,也與受催眠者是否有強烈的動機或意願無關。一個很有反應的受試者,在各種不同的實驗條件與治療狀況下,都可以被催眠。而較不易被催眠的人則否,不管他們是否努力嘗試,都不容易被催眠。不過,負面的態度與預期卻可以干擾催眠。
有些研究已經顯示,催眠與人格特質無關,例如輕信、歇斯底里、精神病理狀況、信任、攻擊性、順服性、想像力以及社會服從性格等。而引人注意的是,催眠卻和個人是否容易投入某些活動有關,例如閱讀、聽音樂與做白日夢。
在催眠狀態下,受催眠者的行為並不像被動的機械人,卻是主動的問題解決者。受催眠者在反應中會加入個人的道德與文化思想,敏銳回應實驗者傳達出的期待。不過,受催眠者並不需要努力去達成催眠者暗示的行為,反而常覺得毫不費力,彷彿它自然就發生了。有過被催眠經驗的人通常會說:「手變得非常重,就自己沉下去。」或是說:「突然間,我發現自己感覺不到疼痛了。」
現在有很多研究者相信,這類型的連結中斷正是催眠的核心。在對暗示做出反應時,受試者無意識地移動,偵測不到本來應該十分疼痛的刺激,或是暫時忘記熟悉的事物。當然,這些事情也常發生於催眠之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生,或較為戲劇性地出現在某些精神或神經性失調中。
利用催眠,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製造出暫時的幻覺、強迫作用、某些形式的記憶缺失、錯誤記憶、還有妄想,所以這些現象可以在控制的環境中加以研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