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末夢境,助病人安詳辭世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
從前有記載說,50% 至 60% 的尚具有意識的臨終病人,會經歷 “生命末的夢境和視見 (End-of-life dreams and visions, ELDVs)”。有一篇發表在 2014 年三月份醫學期刊的論文,是第一個描述關於 ELDVs 的嚴謹研究,它直接記錄安寧醫院病人的經驗。其結果發現:有 88.1% 的受訪病人,經歷了至少一個 ELDVs;其特點是對病人而言,非常真實、且富有情感意義。尤其是有關於已過世的親友的 ELDVs,不但是在死亡前的最後幾個星期最常發生,而且也比其他類型 ELDVs 更能顯著地安慰病人。研究者認為,許多 ELDVs 能幫助病人對過去的缺憾感到釋懷、或去採取必要的彌補行動,以至於病人較能放心地接受死亡。
有50%至60%的尚具有意識的臨終病人,會經歷 “生命末的夢境和視見”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Steve Taylor ,利茲貝克特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
原文::為什麼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生命會在你眼前閃過?一個人眼前閃過的生命體驗已經被報導了一個多世紀,但它背後的科學在哪裡?
16 歲那年,托尼·科菲 (Tony Kofi) 還是住在諾丁漢 (Nottingham) 的學徒建築師時,他從一棟大樓的三樓墜落。時間彷彿大大地慢了下來,一連串複雜的畫面在他眼前閃過。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在我的腦海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東西:我什至還沒有孩子,我從未見過但現在是我朋友的朋友。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演奏樂器”。然後托尼頭朝下著地,失去了知覺。
來到醫院,他感覺像是變了一個人,不想回到以前的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這些畫面不斷閃回他的腦海。他覺得自己“被展示了一些東西”,而這些圖像代表了他的未來。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看出精神變態的人?
作者: 喬爾‧利維/《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在醫學界的定義上,「精神變態」是一種人格異常,情感上的同理能力薄弱、非常容易衝動、自戀、喜歡尋求感官刺激、輕率鹵莽不顧後果。所謂「精神變態者」(psychopath,臨床心理師比較喜歡用這個說法,只是有時也會用另一個相關用語:sociopath,反社會人格者),是指一個人出現一連串典型的行為、特徵和態度後的角色定位。讀到這裡,你也許會想,這種機能失常的危險人物應該很容易看出來才對吧?就好比,你不需要跟一個殺人魔相處太久,就能很快地對他(或她)的本性略知一二……很抱歉,大家都猜錯了。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不解的(異常)行為,先問心理學
心理學(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心智(mind)的學問,這個單字是由希臘字根psyche(意指「心」或「靈魂」),再加上字尾-ology(源自希臘文logos,意指「……的研究」)而成。心理學一詞直到十六世紀左右才創造出來;到了十八世紀才變成廣泛使用的詞彙。事實上,心理學一直到十九世紀晚期才成為一門明確認可的學科,只不過其根源可追溯到更早之前。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浪网 作者 历史大解秘)
催眠術的歷史悠久,而且挺神奇,還曾破獲了西雅圖連環縱火案
“催眠”到底是什麼?近幾年來,雖然現代醫學將“催眠”用於心理治療、審查罪犯等事件中,“催眠”漸漸被公眾承認,但是在早期的歷史上,“催眠”卻被看作是“騙人的巫術”,直到它的作用越來越大,還幫助警方破了連環縱火案,人們才逐漸開始重視催眠的地位。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為什麼能被催眠?專家:是生理也是心理現象
來源:遼寧日報
在過去的100多年間,人們一直試圖以現代醫學和心理學解釋催眠狀態。雖然至今圍繞它展開的研究仍存有許多疑問,但研究者已經對某些問題逐步取得了共識。那麼催眠的機理究竟是什麼?它具有哪些特性?它的價值體現在哪裡?請專家為我們講解。
加拿大和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些化學物質能夠幫助海豹維持大腦半睡半醒。這種大腦一邊休眠,一邊又保持清醒與警覺狀態,與人類大腦被催眠的狀態類似。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人類揭開大腦會被催眠的謎團。生活中每當我們聽到催眠這個詞,心中常伴隨著一絲好奇、幾分神秘。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認識人類的催眠狀態呢?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眠」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性治療方式嗎?
2018/09/14 , 評論 TIME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小時$2300!催眠師誆「可治好同性戀」:他們是上輩子的冤孽
▲大陸各地依舊有許多醫院標榜「可治好同性戀」,藉此斂財。
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大陸自2001年時便將同性戀從《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移除,不過當地記者調查後發現,全國各地仍有不少醫院或心理診所以「治療同性戀」為由,趁機賺取各項目的檢查費和治療費。
綜合陸媒報導,有記者刻意假扮成同性戀者,前往河南省鄭州市一間中醫院精神科求診。醫生聽到來訪「病患」想改變性取向時,便說這是可以被治療的,只是必須花費590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700元)接受焦慮檢測、都卜勒檢查和腦神經遞質檢測。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魂囚西門》與佛洛伊德:為什麼心理治療之父選擇放棄催眠?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早年的佛洛伊德一再跟催眠大師們學藝,更以此執業。那後來到底是什麼原因,驅使佛洛伊德不滿和放棄催眠呢?讓我們以《魂囚西門》作引導來慢慢回顧吧!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安慰劑、故事闡述,以及現代醫學的誕生
醫學史其實就是安慰劑效應的故事。――安慰劑研究學者亞瑟・夏皮羅(Arthur Shapiro)與路易斯・莫里斯(Louis Morris),1978年
回想一下你上次頭痛吃止痛藥的情形。那顆藥長什麼樣子?藥丸的大小和形狀如何?是白色還是粉紅色?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藥丸上需不需要有品牌名稱的壓印才會讓你比較安心?
再來,回想一下你吞藥的時候的感覺。是不是藥一下肚,你就能想像藥的分子把清涼、舒緩的效果散播到你的頭部?你是不是馬上就覺得比較好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怪了;因為大多數止痛藥都需要15到20分鐘才會發揮效果。這種一吃了藥,不適症狀馬上得到緩解的感受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就是安慰劑(placebo)效應,或許是暗示與期望最純粹的展現。placebo這個字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我將取悅」(I shall please);最初安慰劑指的是所有能在病人身上發揮作用的惰性物質,例如糖片、生理食鹽水、假手術(sham surgery)等,且往往搭配一些障眼法,效果通常只持續不到一天,偶爾會更久。換句話說,這種治療其實就是「什麼也沒做」。但在期望的世界裡,只要用對了包裝方式,什麼都不做的力量有時比做了什麼更強大。
這裡所謂的「包裝」是因人而異的。至今科學家仍在設法了解安慰劑效應的成因。它是心理學、化學和遺傳學的綜合體,再輔以說故事的力量。一切都取決於安慰劑的登場方式,例如頭痛藥就以西藥的形象來包裝,凡是你已經對它養成信任感,它就能帶來舒緩的效果。但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利用安慰劑的方式,科學家仍在持續發掘中。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