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命末夢境,助病人安詳辭世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

從前有記載說,50% 至 60% 的尚具有意識的臨終病人,會經歷 “生命末的夢境和視見 (End-of-life dreams and visions, ELDVs)”。有一篇發表在 2014 年三月份醫學期刊的論文,是第一個描述關於 ELDVs 的嚴謹研究,它直接記錄安寧醫院病人的經驗。其結果發現:有 88.1% 的受訪病人,經歷了至少一個 ELDVs;其特點是對病人而言,非常真實、且富有情感意義。尤其是有關於已過世的親友的 ELDVs,不但是在死亡前的最後幾個星期最常發生,而且也比其他類型 ELDVs 更能顯著地安慰病人。研究者認為,許多 ELDVs 能幫助病人對過去的缺憾感到釋懷、或去採取必要的彌補行動,以至於病人較能放心地接受死亡。

 

有50%至60%的尚具有意識的臨終病人,會經歷 “生命末的夢境和視見”

文章標籤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Steve Taylor ,利茲貝克特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

原文::為什麼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生命會在你眼前閃過?一個人眼前閃過的生命體驗已經被報導了一個多世紀,但它背後的科學在哪裡?

16 歲那年,托尼·科菲 (Tony Kofi) 還是住在諾丁漢 (Nottingham) 的學徒建築師時,他從一棟大樓的三樓墜落。時間彷彿大大地慢了下來,一連串複雜的畫面在他眼前閃過。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在我的腦海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東西:我什至還沒有孩子,我從未見過但現在是我朋友的朋友。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演奏樂器”。然後托尼頭朝下著地,失去了知覺。

來到醫院,他感覺像是變了一個人,不想回到以前的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這些畫面不斷閃回他的腦海。他覺得自己“被展示了一些東西”,而這些圖像代表了他的未來。

文章標籤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看出精神變態的人?

作者: 喬爾‧利維/《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在醫學界的定義上,「精神變態」是一種人格異常,情感上的同理能力薄弱、非常容易衝動、自戀、喜歡尋求感官刺激、輕率鹵莽不顧後果。所謂「精神變態者」(psychopath,臨床心理師比較喜歡用這個說法,只是有時也會用另一個相關用語:sociopath,反社會人格者),是指一個人出現一連串典型的行為、特徵和態度後的角色定位。讀到這裡,你也許會想,這種機能失常的危險人物應該很容易看出來才對吧?就好比,你不需要跟一個殺人魔相處太久,就能很快地對他(或她)的本性略知一二……很抱歉,大家都猜錯了。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不解的(異常)行為,先問心理學
 
  心理學(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心智(mind)的學問,這個單字是由希臘字根psyche(意指「心」或「靈魂」),再加上字尾-ology(源自希臘文logos,意指「……的研究」)而成。心理學一詞直到十六世紀左右才創造出來;到了十八世紀才變成廣泛使用的詞彙。事實上,心理學一直到十九世紀晚期才成為一門明確認可的學科,只不過其根源可追溯到更早之前。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浪网 作者 历史大解秘) 

催眠術的歷史悠久,而且挺神奇,還曾破獲了西雅圖連環縱火案


  “催眠”到底是什麼?近幾年來,雖然現代醫學將“催眠”用於心理治療、審查罪犯等事件中,“催眠”漸漸被公眾承認,但是在早期的歷史上,“催眠”卻被看作是“騙人的巫術”,直到它的作用越來越大,還幫助警方破了連環縱火案,人們才逐漸開始重視催眠的地位。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為什麼能被催眠?專家:是生理也是心理現象

 來源:遼寧日報   

 

  在過去的100多年間,人們一直試圖以現代醫學和心理學解釋催眠狀態。雖然至今圍繞它展開的研究仍存有許多疑問,但研究者已經對某些問題逐步取得了共識。那麼催眠的機理究竟是什麼?它具有哪些特性?它的價值體現在哪裡?請專家為我們講解。

  加拿大和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些化學物質能夠幫助海豹維持大腦半睡半醒。這種大腦一邊休眠,一邊又保持清醒與警覺狀態,與人類大腦被催眠的狀態類似。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人類揭開大腦會被催眠的謎團。生活中每當我們聽到催眠這個詞,心中常伴隨著一絲好奇、幾分神秘。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認識人類的催眠狀態呢?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眠」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性治療方式嗎?
2018/09/14 , 評論 TIME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小時$2300!催眠師誆「可治好同性戀」:他們是上輩子的冤孽 

▲大陸各地依舊有許多醫院標榜「可治好同性戀」,藉此斂財。

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大陸自2001年時便將同性戀從《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移除,不過當地記者調查後發現,全國各地仍有不少醫院或心理診所以「治療同性戀」為由,趁機賺取各項目的檢查費和治療費。

綜合陸媒報導,有記者刻意假扮成同性戀者,前往河南省鄭州市一間中醫院精神科求診。醫生聽到來訪「病患」想改變性取向時,便說這是可以被治療的,只是必須花費590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700元)接受焦慮檢測、都卜勒檢查和腦神經遞質檢測。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魂囚西門》與佛洛伊德:為什麼心理治療之父選擇放棄催眠?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早年的佛洛伊德一再跟催眠大師們學藝,更以此執業。那後來到底是什麼原因,驅使佛洛伊德不滿和放棄催眠呢?讓我們以《魂囚西門》作引導來慢慢回顧吧!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安慰劑、故事闡述,以及現代醫學的誕生

醫學史其實就是安慰劑效應的故事。――安慰劑研究學者亞瑟・夏皮羅(Arthur Shapiro)與路易斯・莫里斯(Louis Morris),1978年

回想一下你上次頭痛吃止痛藥的情形。那顆藥長什麼樣子?藥丸的大小和形狀如何?是白色還是粉紅色?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藥丸上需不需要有品牌名稱的壓印才會讓你比較安心?

再來,回想一下你吞藥的時候的感覺。是不是藥一下肚,你就能想像藥的分子把清涼、舒緩的效果散播到你的頭部?你是不是馬上就覺得比較好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怪了;因為大多數止痛藥都需要15到20分鐘才會發揮效果。這種一吃了藥,不適症狀馬上得到緩解的感受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就是安慰劑(placebo)效應,或許是暗示與期望最純粹的展現。placebo這個字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我將取悅」(I shall please);最初安慰劑指的是所有能在病人身上發揮作用的惰性物質,例如糖片、生理食鹽水、假手術(sham surgery)等,且往往搭配一些障眼法,效果通常只持續不到一天,偶爾會更久。換句話說,這種治療其實就是「什麼也沒做」。但在期望的世界裡,只要用對了包裝方式,什麼都不做的力量有時比做了什麼更強大。

這裡所謂的「包裝」是因人而異的。至今科學家仍在設法了解安慰劑效應的成因。它是心理學、化學和遺傳學的綜合體,再輔以說故事的力量。一切都取決於安慰劑的登場方式,例如頭痛藥就以西藥的形象來包裝,凡是你已經對它養成信任感,它就能帶來舒緩的效果。但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利用安慰劑的方式,科學家仍在持續發掘中。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期望是什麼?

  1978年,南加州爆發了退伍軍人症的小流行。這次當然比不上它在1976年爆發時的規模,當時造成34人死亡,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種病;但這一次也屢屢登上新聞版面。它是在費城一場美國退伍軍人大會上發現的,因而得名。這是一種急性的細菌性肺炎,會引起發燒、劇烈咳嗽,有時甚至會咳血;沒有疫苗,有可能致命。那年春天的一天傍晚,加州有許多人守在電視前收看令人恐慌的新聞報導;山迪和蒂也是。這對年輕夫婦是基督科學教會(Christian Science)的信徒。根據他們的信仰,上帝是以祂自己的完美形象創造出所有的子民,而且憑藉禱告的力量,就可以治癒自己,治癒家人,甚至遠在千里之外的人。但要運用這種能力,必須先經過心智訓練,忽略世界上其他人對疾病的看法。

  在此之前,這個信仰一直使他們受惠良多。新聞中描述的症狀,聽起來和他們一歲半的兒子完全一致,這孩子已經好一陣子都臉色蒼白、無精打采。這對夫婦已經向一位基督科學教會的行醫者(或稱治療師)求助,請他幫助他們為孩子禱告,但似乎一直沒有效果。

  蒂從小就是基督科學教會信徒,之前從未質疑過信仰的力量。她曾目睹這種力量治癒了數十人甚至數百人,認為這是她能給兒子的最好照顧。山迪則是個皈依者,以前是職業棒球選手,因肩部受傷,被洛杉磯道奇隊從球員名單上剔除;但六個月後,他加入基督科學教會,肩傷竟奇蹟似地康復了。這件事在各方面都使他的信念比妻子更加堅定,更確信這是對他兒子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但恐懼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尤其在與孩子有關的事情上。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退伍軍人症是經由空氣傳染(經常是透過受污染的通風系統散播),也已經發展出有效的抗體。但在1978年時,我們只知道這種病會無預警爆發,對成人有15%的致死率。蒂和山迪從新聞上得知,他們居住的地區已經有數十人感染了類似的疾病,因而慌了手腳,害怕會發生最糟的狀況。基督科學教會認為,恐懼會破壞信徒的復原能力――隔天果然不出所料,小男孩的病況惡化了。有一天晚上他面色轉灰、翻白眼,彷彿就要在父母的懷裡死去。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甜檸檬效應:承認自己過得不好,就真的成為一名魯蛇了?

四塊玉文創 文張義平(幽樹)
2019-03-03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朋友們,那個講話很大聲的人重新站在這只是有一點點不太一樣

Dear 我的朋友們

請見諒我過去一個多月來的行為,脫序的失蹤和不負責任的離職,其實一直是長久以來的陋習,但人都是隱惡揚善,從前的自己都可以為這樣的行為去找到藉口,或許感情是一個很大的導火線,但在這段時間,我仔細的梳理一切,勇敢去愛的確換得受傷很重,不過這絕對都是自己造成的,一切的貪、瞋、痴,都是執念所造成,我、我、我怎麼能夠去埋怨誰呢?反而我很感謝有這樣發生

第一個轉涙點是我找到了一個有專業認證的催眠師-- 程旭

是在集合住宅大廈裡面的個人工作室,簡單的褐色裝潢,廚房、吧台、客廳,往返個幾次也記不牢非常安全的空間設計,L型的沙發隔著長形茶几,程旭安穩的坐在另外擺放在沙發上有靠背的和式椅上,遞過塑膠把手和托底的紙杯據說是安定精神花草茶和一份基本資料同意催眠的簽署文件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心亞家暴陰影 坦言曾求助催眠師
催眠把我的焦慮恐慌治好了

 http://blog.xuite.net/immortals/lifes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遭父磚塊砸頭幾乎聽障 安心亞不堪童年揭密

安心亞推出第4張專輯《人生要漂亮》,但是她卻有個極不漂亮的童年,10歲前她對「愛」的解讀是零,在校不受歡迎、在家不被疼愛,曾被父親拿磚塊砸頭,外傳她左耳聽力僅存二、三成也是被父親家暴所致,前陣子她去接受催眠,在老師引導下重溫痛苦回憶:「畫面都是鼻青臉腫的我。」

安心亞父母在她就讀幼稚園時離異,她跟著父親生活,傳統家庭重男輕女,「(爸爸)喝酒後我會比較慘,可能要躲或不要被他看到。」不諱言對爸爸的印象多是酒後暴行,原因她不得而知,至今仍感莫名其妙,但她還是努力為他解套,認為爸爸是酒精中毒才會無法控制情緒出手打人。

左耳失聰 以為正常

有一次爸爸酒後拿起磚塊丟擲,好巧不巧正中她頭部,安心亞隨即倒地不省人事,醒來時後看見爸爸在幫她擦藥,此舉讓她得以為爸爸的行為找到藉口:「他可能不知道那麼準。」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視催眠 科學人雜誌

直到將近50年前,科學家才有了適當的工具及研究方法,可以區別催眠的真相和誇大的言論。現在認知科學的領域裡,已經開始研究催眠現象,相關論文也發表在篩選最嚴格的科學與醫學期刊上。當然,場面誇張的娛樂性舞台催眠秀仍然沒有消失。但目前的最新發現是,使用得當時,催眠的力量可以改變認知過程,包括記憶與疼痛的感知。

催眠是什麼?

由於研究者都以史丹佛量表為研究基礎,持不同理論觀點的研究者對於催眠的幾項基本原理,已建立了共識。首先,是一個人對催眠反應的能力,在整個成年期非常穩定。有一項研究讓人不得不同意這點:隔了10、15與25年後再以史丹佛量表測試當年希加德的受試者,結果分數都大致相同。許多研究已經顯示,一個人在史丹佛量表上的分數幾乎就像智商一樣,是經久不變的。另外,證據指出,對催眠的反應程度可能與遺傳有關:比起同性的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的史丹佛量表分數比較接近。

一個人對催眠的反應程度,在面對不同的催眠師時都相當一致。催眠師的性別、年齡與經驗,對於受試者被催眠的能力幾乎沒有差別。與此類似的是,催眠成功與否,也與受催眠者是否有強烈的動機或意願無關。一個很有反應的受試者,在各種不同的實驗條件與治療狀況下,都可以被催眠。而較不易被催眠的人則否,不管他們是否努力嘗試,都不容易被催眠。不過,負面的態度與預期卻可以干擾催眠。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 憂鬱症– 防治關懷網

她,活得很辛苦,幾度徘徊於自殺邊緣。但是,她總是更努力,讓自己只是活著。

所以即使是在最晦暗的時刻,她總能一步步的走出來..她寫下這段歷程,要告訴許多人:「你,真的可以不必自殺.」

lo.jpg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眠後~嶄新的我
瀏覽2,416

因為Gary的緣由我興起了以催眠來治療內心的創痛。

突然讓我想起程旭催眠諮商,因為他也曾在我的部落格上推薦了我的文章。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心亞家暴陰影 坦言曾求助催眠師


安心亞接受新一期《VOGUE》訪問,分享生活經歷及心情,她說,小時候其實是個非常封閉、同時自卑的孩子。可能因為還沒有被開發吧。她用力的點點頭。不懂得怎麼跟人相處,不敢跟人說話,害怕看到別人的眼神,於是總會習慣性的躲起來。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有那樣的性格,反正就覺得沒有人喜歡我,就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被疼愛的小孩。轉捩點是她講了一個笑話,班上的同學笑了,突然覺得能夠讓人笑的感覺好好哦,於是漸漸的開始喜歡講笑話,然後慢慢交了一些朋友,慢慢走向人群,開始變得比較活潑。

「以出糗為樂」模特兒變身《全民最大黨》女丑!安心亞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儘管看似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的,然而卻從來沒有玩票的心態。《全民最大黨》需要模特兒去舉牌,她的工作就是舉著牌子優雅的走過去,然後也不知道哪根筋發作,走到舞台中間時,她突然就來了個小野貓姿勢,把全場的人都驚歪,也笑歪了,自此她每回都會想一個舞蹈動作,只要看到大家開心,就覺得很樂。樂著樂著,心也熱了,乾脆請模特兒公司不要幫她安排其他工作,一心一意的只是等著《全民最大黨》的通告,就算無法保證每天都可以接到通告但仍堅持,她的目標又改了,想當個女丑。這是大家認識安心亞的開始,也是她演藝過程的開始,然後唱歌、演戲,至今八年。

兩年多前她遇到人生中的一大挫折,在這挫折之前,有回有個戲劇老師對她說她有一個面具。當時我覺得很不解,覺得天哪,我這麼做自己的人,你居然說我有面具。挫折來自於演戲,要她誇張要她耍寶要她無厘頭都沒問題,然而只要一碰到情緒戲,立刻像是有堵牆立在眼前般,怎麼樣都無法進入。那時候好沮喪,覺得怎麼會這樣呢,到底是為什麼。百思不得其解。到處問人,問老師,去看了心理醫生,甚至,求助於催眠。原來,那個對人、對世界充滿畏懼的小女孩始終都在,不可以板著臉、不可以在別人面前難過、不可以這不可以那,不然就沒有人會喜歡你。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心亞崩潰痛揭不堪童年!父酒後施暴甩巴掌「左耳失聰」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結束戲劇拍攝後,藝人安心亞推出第4張專輯《人生要漂亮》,專輯概念來自低潮期,她也痛揭自己不美好童年;10歲前她在學校沒人緣,在家裡還被酒醉父親施暴,拿磚頭砸頭傳言導致左耳聽力只剩下2至3成,近期她接受催眠重溫痛苦,沒想到畫面出現的都是「鼻青臉腫的我」。

據《壹週刊》報導,安心亞在幼稚園時就歷經父母離婚,她跟著父親生活,回憶起往事,她坦言對爸爸的印象大多是「酒後暴行」,有一次甚至在酒後拿起磚頭亂丟,沒想到竟砸到她的頭部,使她當場昏厥倒地,但醒來後發現爸爸為她擦藥,因此至今她都相信爸爸是因為酒精中毒才無法控制情緒。而她的左耳聽力僅剩2至3成,她坦言曾懷疑是因為被爸爸打巴掌造成聽力失常,但醫生告訴她「可能是遺傳或天生」,她選擇相信這個說法,並催眠自己「爸爸是愛我的」,想透過催眠來忘記爸爸的暴行。

但也因為這樣,只有要不開心的事情她就封閉起來或是逃避,導致拍哭戲時找不到感覺,後來靠著催眠喚醒心中不堪回憶,沒想到卻看到全身滿是瘀青的自己,讓她當場崩潰。透過催眠她也見到肝硬化早逝的爸爸,想對他說什麼?她不知所措半小時,最後只擠出一句:「你愛我嗎?」不過事過境遷,現在安心亞跟媽媽過得很好,走出黑暗面調整心態發現豁然開朗,她說道「人生有低有高才會精彩,那些事情不用太在意,就是接受。」

huwe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